贵州大山里有所海珠小学
5位来自广州的支教老师架起同心桥播种希翼传递爱心
三个多月瘦了十几斤
高云原本是个胖妹子,到瓮安支教后,她成功“减肥”十几斤。
高云主管教务处,肩负着教师培训和课堂教学两项任务。
该校教师有一半是新公招入校的应届毕业生,缺乏教学和管理经验。为此,高云为新教师举办了《如何上好一节课》的培训讲座,分享自己的授课经验。每次旁听过其他教师的授课后,她便组织听课教师进行评课议课,引入广州先进的教学理念,和老师们共同进行教学改革。
高云还担任三年级的数学、音乐、美术、信息技术等教学任务,周课时量达18节以上。一些孩子基础较差,她就鼓励他们在课堂上优先发言、优先板演,并不断表扬他们的进步,这些孩子逐渐变得自信,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。
三位科任老师各显身手
担任英语老师的陈慧迎有德育工作经验,她不仅收集、裁剪、装裱学生的优秀作品,还带着学校其他老师一起布置课室、订立班级口号,用不到一周的时间,打造班级学问建设示范课室。
担任语文老师的骆盈盈则开放了自己的课堂,让年轻教师随时进来听课,并手把手地引导非专业教师备课。一段时间下来,年轻老师逐渐掌握了教学技巧,课也讲得越来越好。
有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欠佳,买不起画笔,怎么办?担任美术老师的蒲雨晴发动党支部的力量为孩子们捐赠画笔。课堂上,她带领学生剪剪贴贴、涂涂画画,被学生称为“神笔马良”。
源源不断爱心输入
五位支教老师还尽力发动身边力量支援瓮安五小方方面面的建设。通过他们的牵线,源源不断的爱心输入学校:海珠区少年宫的科技航模组来到瓮安五小表演,大山里的孩子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的飞机模型和机器人现场汇演;海珠区图书馆捐献了一大批图书;不少党支部和民间捐赠,让孩子们拥有一盒盒彩笔来描绘美丽的世界,让孩子们拥有口风琴奏响美妙的乐曲;让孩子们拥有班级爱心药箱……
媒体矩阵
工会24小时
视频推荐
【我的扶贫故事】“花椒支书”扶贫记
中工说案(第二十一期):移动考勤不合规员工被辞退,是否合理?
【听劳模说】陈丽容:将劳模精神带到工作中去
【听劳模说】何光华:用创新对接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
【听劳模说】孟晓婧:守好“航空安全门”
【听劳模说】常洪霞:让“大1路”成为长安街上的最美名片
网评推荐
公益推荐